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樹著;賴明珠譯/二版/時報文化,2003
「怎麼會發生這種事情?曾經顯得那麼重要的東西,她和那時候的我以及我的世界,全都到什麼地方去了呢?」p.10
對我來說,《挪威的森林》是一個描述「失去」的故事,失去曾經對自己很重要的朋友,以及相伴隨的回憶及青春。就像是站在退潮的沙灘上,雖然還是有浪花拍打到腳邊,但,一次又一次的浪花,只是帶走更多、更多的沙,只剩,難以站立的自己。
村上春樹在網站上回覆一位自覺無法戀愛的38歲女性網友時提到:「我覺得能夠活著就已經是個偉大的成就」,《挪威的森林》演繹了這句話。失去Kizuki的直子、失去直子的渡邊、失去自己的玲子、失去雙親的綠、無法擁有永澤的初美……每個人都得面對屬於自己的失去,然後想辦法努力地活下去,只是,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敗了…
大江健三郎曾評論:
村上春樹文學的特徵形成自「即使對於社會或個人生活中與自身最貼近的環境,都一律不採取能動的姿態」
《挪威的森林》裡的渡邊正是如此。面對好友Kizuki的自殺、與Kizuki的女友直子的關係、與綠的關係、介於永澤與初美間的關係、乃至於大學裡的學生運動,渡邊總是保持著距離,不主動採取做為,只是放任事情發展下去。
相較於內向與柔弱的直子、淡漠的渡邊,綠則相對顯得更為外向、熱情而直率,即使要負擔家庭生活的重擔、要照顧卧病在床的父親,綠卻還是能積極正向的面對生命。村上本人曾承認綠的形象是以村上春樹的妻子村上陽子為原型塑造的,例如綠是就讀於貴族女校的唯一的窮學生,便是取自陽子的經歷。我不禁好奇,寫出這種作品的村上,之所以還能夠一直寫作下去,應該與陽子的支持及陪伴有關吧?......
小說的後記,村上提到「這本小說謹獻給我幾位已經死去的朋友,和幾位繼續活下去的朋友」。《挪威的森林》的書扉寫著「獻給許多的紀念日」,之所以值得紀念,是因為與值得紀念的人一同創造了值得紀念的回憶。縱使人會逝去,回憶會淡忘,但當回想起某些值得紀念的日子,還是可以感受到一絲曾經的幸福。
衍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