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老子》是供在書架上已久,但一直未好好拜讀的一本書。(據說,這樣的書往往是經典......)在此記錄我在閱讀過程的所思所想,是個人的不專業的閱讀筆記。

《老子》我依序以下面三個版本為主,相互對照參閱:

  • 《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陳鼓應註譯/臺灣商務印書館
  • 《老子他說》南懷瑾講述/東方出版社
  • 《究竟真實:傅佩榮談老子》傅佩榮著/天下文化

道可道,非常道。

1.可以言說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那麼,《老子》這本書所說的"道"又是什麼?講解註釋《老子》的書所談的"道"又是什麼?What are we talking about when we talking about 道?

南懷瑾在《老子他說》引述了白居易的詩 《讀老子》p.24:

“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語吾聞於老君。
 若道老君是知者,緣何自著五千文。”

哈~想和白居易擊個掌~有類此感慨,非我獨有,白居易況且如此,我對老子應不是太不敬吧......

該提醒自己,老子或許是以指示月,我不應將指當月。若不是老子勉強以指示月,我們一般人又如何有機會覺察月的存在呢......

《楞嚴經》【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看月。若復觀指,以為月體,此人豈唯亡失月輪,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標指,為明月故】

2.南懷瑾主張,第二個"道"字當做是說話的意義,即"常言道"的道,是不妥當的。因為把說話或話說用"道"字來代表,是唐未才較為普遍的口頭語。p.44

但,傅佩榮及陳鼓應的譯文,都有南懷瑾所言的不妥之處。

有什麼書,可以只讀到第3個字就卡關呀?..... 不執著,繼續讀下去~

3.曾仕強教授的演講錄音裡,曾將本句分段為:

道可,道非,常道。

現代話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是恒長存在的道理。如此解讀,雖與眾家不同,但別有興味。


名可名,非常名。

1. What’s in a name? That which we call a rose by any other word would smell as sweet. 名字真義為何? 玫瑰不叫玫瑰,亦無損其芳香。 ~ 莎士比亞

2.「記憶中的形象,一旦在字詞中固定下來,就被抹除了。」馬可波羅說:「也許我害怕如果我提到的話,會一下子就失去了威尼斯。或許,我在提到其他城市時,我已經一點一點地失去了她。」~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p.113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陳鼓應/南懷瑾)

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傅佩榮)

1.如此兩組不同的斷句,對於文義的理解有就有所差異了。

陳鼓應在該書的附錄一提到,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中出土的古代帛書,《老子》有兩種寫本,為了便於閱讀,釋文加標點。換言之,成於公元前206到公元前195年間的帛書老子,並沒有標點符號p.369。

傅佩榮卻言,在帛書兩個版本的斷句都是"無名"及"有名"p.29。我不懂,在沒有標點符號的情況下,他所謂的斷句依據為何?

2.西安交通大學韓鵬傑教授,在他的公開課程"品讀道家的智慧"中提到,道家的思想淵源中包含易經。

《易傳·繫辭上傳》第11章:「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經之原始為太極,太極則是混沌之初 乾坤未定 天地未分 萬象未顯 萬物未生 陰陽未判之前(《易經之道》第一冊,p.170)。

由此觀之,天地(萬物)之初始,即為"太極",為"無",而非"無名",且此處的"無"並非毫無一物,只是混沌未明。"生兩儀"就是"有"之後的狀態,故萬物之母是"有",而非"有名"。

至於傅佩榮在p.31提到,一個人如何 「常無」 「常有」?我的體會是,靜坐便是體驗"無",在世間醒覺地活,便是體驗"有"。

3.我個人最喜歡南懷瑾以下這段解讀:

「人們要想體認大道有無之際,必須要修養到常無的境界,才能觀察,體察到有生於無的妙用。再說,如果要想體認到無中如何生有,又必須要加工,但從有處來觀察這個"有"而終歸於本來"無"的邊際。」p.46


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帛書老子)

1.有無相生。

2.「老子說到道體時,慣用反顯法;他用了許多經驗世界的名詞去說明,然後又一一打掉,表示這些經驗世界的名詞都不足以形容,由此反顯出道的精深奧妙性。」陳鼓應p.53

arrow
arrow

    Shinn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